【2025 信用貸款陷阱分析】,小心信用貸款陷阱,申請信貸前必看

B1-信用貸款詐騙分析

目錄

什麼是信用貸款詐騙?

信用貸款詐騙常常以虛假的貸款方案,誘導受害者提供個人重要資料、讓貸款的利率超高、提前支付不必要費用等等,最終造成嚴重的財務損失,不僅沒解決問題,反而越補越大洞。

正因為信用貸款不需擔保品,所以也是淪落很多不法人士大撈一筆的工具。

信用貸款詐騙手法分析

 高利潤承諾

  • 詐騙者會承諾高利潤,如提供超高的利息回報,讓人覺得錯過會很可惜。

    這類承諾通常以“投資”名義出現,聲稱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收益。

 超低利率

  • 他們會提供不合理的低利率,讓急需資金的人覺得這是划算的選擇,特別是在面對財務壓力時。

    這種手法利用人們對經濟負擔的焦慮,尤其是面對突發的財務困難時。

 快速放款

  • 詐騙者常保證快速放款,聲稱無需繁瑣的手續,利用人們的急迫感,使受害者忽略必要的審核。

    利用人們的急迫感,使受害者忽視了必要的審核程序,進而導致匆忙做出決定。

 恐懼心理的操控

  • 詐騙者會利用受害者的恐懼,例如失業或急需醫療費用,強調“現在是唯一的機會”,迫使受害者快速行動,忽略風險。

    這種策略讓受害者感到壓力,迫使他們迅速行動,而忽略了風險與後果。

 急迫感的營造

  • 他們會製造時間上的緊迫感,聲稱名額有限或利率即將上升,讓受害者感到必須立刻決策。

    這樣的策略讓受害者不斷地思考錯過機會的風險,進而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哪種人容易陷入信用貸款詐騙?

 學生

  • 因學費或生活費而急需資金的學生,通常對金融知識不夠了解,容易被高利潤承諾或快速放款所吸引。

    學生群體特別容易受到詐騙者的針對,因為他們通常缺乏信用紀錄或財務管理經驗。

 失業者

  • 面臨經濟壓力的失業者急於尋找資金來源,容易相信詐騙者的承諾。

    在缺乏穩定收入的情況下,他們可能忽視貸款的真實條件,以為只要能獲得資金就好。

 財務困難者

  • 負債累累或面臨突發支出的個人,因情緒焦慮可能忽略警示信號,選擇相信提供“解決方案”的詐騙者。

    由於情緒上的焦慮和恐懼,他們可能會忽略警示信號,選擇相信那些提供“解決方案”的詐騙者。

 新移民或外籍人士

  • 對當地金融環境不熟悉的新移民或外籍人士,因缺乏社會支持系統而面臨更高的受騙風險。

    這些群體可能因為缺乏社會支持系統而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導致更高的受騙風險。

 老年人

  • 對網路或金融科技不熟悉的老年人,可能因孤獨感和資金安全焦慮而成為詐騙者的目標。

    詐騙者可能利用老年人的孤獨感和對資金安全的焦慮進行操控。

常見信用貸款詐騙手法

冒充知名金融機構

這類的詐騙手法經常利用與知名金融機構相似的名稱、標誌或網站,創建出讓一般人看到就心生信任的假網頁。

信貸詐騙手法分析

 

詐騙手法    描述    
假冒網站    製作與真實金融機構類似的網站,網址可能只有微小差別。
電子郵件聯繫    發送精心設計的假電子郵件,引起注意。
電話聯繫    冒充客服,要求提供敏感資訊。
緊迫感與誘餌    利用緊迫感迫使受害者迅速行動,聲稱不立即確認會有不利後果。
社交媒體與廣告    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假廣告,宣傳虛假金融產品以吸引受害者。

  假帳號詐騙

詐騙者在社交媒體上冒充貸款專員,以吸引潛在受害者。這類詐騙會使用真實的照片和專業的個人資料來增加可信度,並透過私訊進一步推銷虛假貸款方案。

 

冒充專業形象

創建假帳號使用真實的照片和專業的個人資料增加可信度

提供虛假貸款方案

在社交媒體上發佈吸引人的貸款方案,例如超低利率、快速放款等,聲稱這些是(限時優惠)

使用私信聯繫受害者

當受害者對假方案表示興趣時,通過私信與他們聯繫,進一步推銷貸款產品

情感操控

利用受害者的情感,如同情心或急需資金的焦慮,以促使他們快速決定

  金融卡詐騙

這是一種超常見的手法金融卡詐騙。這種詐騙手法通常以假冒銀行職員的身分出現,透過「電話、簡訊」或「電子郵件」聯絡你,聲稱需要進行所謂的「安全檢查」。聽到這樣的話,大家可能會不自覺地感到緊張,心裡想:「我的錢會不會有危險?」在這種情緒下,你就很容易被引誘透露自己的金融卡資料或密碼。

常見案例

一名叫小明的上班族接到一通來自「銀行」的電話,對方聲稱因為系統出現異常,需要對他的金融卡進行檢查。出於擔心錢會不會有問題,小明就也沒多想,提供了自己的卡號和密碼,結果卻在幾分鐘內發現自己的銀行帳戶被轉走了大量資金。

真實案例

  誤導低的月付金

在貸款合約中,使用專業術語或複雜的條款,讓你難以理解實際的貸款成本,例如高利率或額外費用。

在相同貸款金額的情況下,低月付金通常有兩種解釋

貸款利率偏低     

貸款利率偏低是指借貸成本較低,這對於借款人來說是有利的,因為他們需要支付的利息金額會減少。

信用貸款利率多少才合理?

貸款期限延長  

貸款期限延長是指借款人與貸款機構協商,將原定的還款期限延長,這種情況在借款人面臨財務困難時可能會發生。

信貸可以延期嗎?之後繳款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條件良好且信用評分高,通常可以享受到較低的信貸利率,這樣的低月付金是非常合理的。

遇到高利率且貸款期限過長的情況,即使月付金看似低,實際上所承擔的利息是明顯在增加。

「信用貸款的還款期限通常為 1 至 7 年」,最長可達 84 期。相同的貸款金額下,還款期限「越長」,月付金自然就會「降低」,這樣每月的負擔也會比較輕鬆,但最終的還款總額和支付的總利息一定是明顯「增加」。若選擇短期還款,雖然每月的負擔會增加」,但總利息相對「減輕」很多負擔。

  提早還款的違約金

防止提前清償

通過設置高額的違約金,貸款機構希望阻止借款人在合約期內提前還款。這樣一來,借款人會因為擔心罰金而選擇不還款,進而延長了貸款的持續時間。

增強合約束縛性

高額的違約金強化了合約的束縛性,迫使借款人在合約期間內繼續按時支付貸款,增加貸款機構的收益。

限制借款人靈活性

一旦借款人受到違約金的威脅,他們可能會感到缺乏靈活性,無法在財務狀況好轉時選擇提前還款,從而使其長期負擔。

  極高的核貸額度

誤導性承諾

詐騙者會宣稱能提供遠高於市場水平的核貸額度,這使借款人感到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貸款資金,進而滿足其短期的資金需求。

增強借款人的期望

借款人一旦相信自己能獲得高額貸款,會對該貸款的依賴性加強,從而更容易忽視潛在的詐騙風險。

促使借款人提交資料

在吸引借款人關注之後,詐騙者會要求其提供大量個人資訊,這使得詐騙者能輕易地獲取受害者的敏感信息。

  預付費用詐騙

預付費用詐騙是一種極具欺騙性的手法,詐騙者通常要求受害者在貸款獲批或放款之前支付手續費。

詐騙流程

 1 誘惑開場

          詐騙者首先會提供看似優越的貸款條件,強調低利率和快速放款,激起受害者的興趣。

 2 手續費要求

  在談判過程中,詐騙者會以「手續費」或「處理費」為名,要求受害者先支付一筆費用,才能完成貸款程序。

 3 消失不見

  一旦受害者支付了這筆費用,詐騙者會迅速消失,無法聯繫,導致受害者無法追回費用。

信用貸款與一般貸款有什麼差別?

信用貸款是根據借款人的信用評分來提供的融資方式,不需要抵押品。相比之下,一般貸款則需要提供資產作為抵押。因為信用貸款的風險較高,所以詐騙者通常會利用這一點來設計他們的詐騙手法。

特點信用貸款一般貸款
抵押品不需提供抵押品或擔保人需要提供實體抵押品(房屋、汽車)或擔保人
利率通常較高,視信用條件而定通常較低,有抵押品風險較低
貸款額度月收入 DBR 值 22 倍,或民間方案最高 50 萬依抵押品的市場價值、借款人的信用條件而定
貸款期限3 至 5 年大多 3 至 5 年,除了房貸會超過 10 年
手續費較低,部分銀行或金融機構會免除較高,涉及抵押品的評估和管理
適合對象信用狀況良好,收入穩定的族群有任何實質抵押品的族群

 

選擇合適的貸款方式時,建議考慮自身的信用狀況、資金需求以及各種貸款方案的利率和條件,並和多家銀行或貸款機構比較,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如何防範信用貸款詐騙?

在申請貸款前,務必核查貸款機構的合法性。這是確保您與合規機構合作的首要步驟,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選擇合法的金融機構

每個國家都有專門的金融監管機構,負責監督金融機構的運作,透過查詢機構的合法性。

註冊證書

確認該機構是否持有合法的金融執照。

合規性報告

查閱該機構的合規性評估和任何過去的違規記錄。

訪問網站

檢查網站上的聯絡電話和地址是否與金融監管機構的資訊一致。

通過金融監管機構途徑聯絡

不要僅依賴於網站上提供的聯絡方式,最好通過金融監管機構的資訊聯絡該機構。

 

避免透過非正規渠道借款

避免透過非正規渠道借款

盡可能選擇大眾熟知的銀行或經過驗證的借貸平台,以降低風險。

 貸款利率範圍手續費
台灣銀行2.5 %~ 6.5 %1%~2%
中國信託2.5 %~ 6 %1%
玉山銀行2.7 %~ 5.8 %1%
華南銀行2.5 %~ 6.5 %1%~1.5%
兆豐銀行2.5 %~ 6.2 %1%~1.5%

 

常見詐騙警示信號及如何應對

要求預付費用

警示信號: 如果貸款機構要求支付預付款

應對方法:

  • 停止與該機構的聯繫,避免進一步的損失。
  • 考慮向當地消費者保護機構或金融監管機構報告該機構,以警示其他潛在受害者。

提供個人敏感資訊

警示信號: 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不要提供身份證號碼、銀行帳戶或其他敏感資料

應對方法:

  • 檢查該機構的合法性,通過官方網站或電話聯繫確認。
  • 合法的機構不會隨意要求這類信息,特別是在首次聯繫時。

過於誘人的條件

警示信號: 如果某個貸款條件聽起來好得令人懷疑(例如極低的利率或無需信用檢查)

應對方法:

  • 進行市場調查,了解類似貸款的市場利率和條件。
  • 記住,過於誘人的條件往往是詐騙者的陷阱。

缺乏正式文件

警示信號: 正規的貸款機構會提供正式的貸款合同和相關文件

應對方法:

  • 在簽署任何文件之前,仔細檢查內容,確保其合法性。
  • 如有疑問,諮詢法律專業人士或金融顧問。

施加壓力

警示信號:施加壓力,要求迅速做出決定

應對方法:

  • 不要匆忙做出決定,給自己時間進行充分的調查。
  • 向親友或專業人士尋求意見,以便獲得不同的看法。

不良評價或缺乏評價

警示信號: 機構在網路上有許多負評或完全沒有評價

應對方法:

  • 在線搜索該機構的評價和反饋,查找其他消費者的經歷。
  • 查閱網站的聯絡資訊和辦公地址,確認其真實性。

 

如何保護個人財務與資料安全

 

 銀行帳戶異常檢測

1.定期檢查銀行帳戶能及時發現不正常的交易活動,這是預防財務詐騙的第一步。
2.檢查賬戶餘額、轉帳紀錄以及信用卡消費明細,發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聯絡銀行。

信用報告定期查詢的重要性

1.定期查閱您的信用報告可以幫助您識別可能存在的身份盜用風險。
2.透過信用報告可以看到是否有未授權的貸款申請或信用卡開戶記錄,從而及時採取措施避免更大損失。

創建強密碼的要點

1.一個強密碼應包含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字符,並且至少有12個字符。
2.避免使用容易被猜測的字詞,例如生日、姓名或簡單的連續數字組合。
3.此外,每個帳戶應使用不同的密碼,以防止一個帳戶被入侵後導致其他帳戶受到影響。

雙重認證

1.雙重認證(2FA)為您的帳戶增加了第二層防護,通常需要您在輸入密碼後再提供一次性驗證碼(透過手機或應用程式產生)。
2.即使密碼被盜,沒有第二步的驗證,黑客仍無法進入您的帳戶。

避免在公共網路上處理敏感資料

1.公共Wi-Fi網路通常缺乏足夠的安全保護,容易被黑客攔截。
2.在使用公共網路時,避免進行任何涉及個人財務或敏感資料的操作,例如網上銀行、信用卡支付等。

謹慎下載應用程式和點擊電子郵件連結

1.下載應用程式時務必選擇官方應用商店,避免從不明來源下載軟體。
2.電子郵件中的連結和附件也可能包含惡意軟體,應該在確定來源的真實性之前避免點擊。

 

針對個人財務觀念,我們提供了五大基本觀念,讓大家保持正確的理財方式。

  1. 開源節流
  2. 儲蓄投資
  3. 債務控制
  4. 良好生活作息
  5. 專業理財管道

信用貸款詐騙常見誤解

信用貸款利率低到不可思議?

假低利率    

分段式利率

超低利率,實際上可能是前期利率低,後期卻大幅上調的分段式利率。這種情況下,初始的吸引力可能隱藏著後續的財務負擔

整體利息成本

如果未留意後續利率的調整,借款者可能會因低估總利息成本而受到損失,結果遠比預期的借款成本高。

真低利率    

純網銀的優勢

由於運營成本較低,純網銀能夠提供稍微低於常規利率範圍的真實低利率,這對於急需資金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利率條件審慎評估

即便是純網銀,如果利率過低,也還是應該要仔細評估是否有潛藏分段式利率的陷阱

 

信用貸款「保證放款」是陷阱還是機會?

假保證    

輕鬆過件

會以「保證通過」、「100%核准」來吸引你借款,讓你誤以為申請貸款毫無風險。很現實的是,任何合法的金融機構都不可能提供這種毫無條件的保證。所以,無論如何,貸款審核過程應該根據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和財務能力進行評估,這類手法只是用騙取信任的伎倆。

預先收費    

收費

在貸款審核尚未完成時,要求你提前支付手續費、保證金或其他的費用,聲稱「這是貸款核准的必要步驟」。一般合法的金融機構實際上不會在貸款發放前要求提前支付任何費用。這種詐騙手法利用了借款人急需資金的心理,讓你相信只要支付這筆錢,就能順利獲得貸款,但實際上,這筆費用一旦付出,往往就再也拿不回來。

千萬要謹記,一般合法機構是在核貸後、確定貸款且簽約之後,才會收取手續費。這是正規程序,任何要求提前支付費用的行為都  務必!提高警惕

掉入信用貸款陷阱後該怎麼辦?

如果真的不小心成為貸款詐騙的受害者,應立即採取以下步驟來保護自己和減少損失

 

網路詐騙報案流程:

1.報案:盡快向當地警局聯繫,或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報案

2.通知銀行:涉及金融交易時,立即通知相關的銀行

3.保留證據:保存所有相關的訊息、對話紀錄、電子郵件、交易紀錄等相關有利於查證的證據。

4.尋求法律協助:尋求專業律師、法律諮詢協助、評估是否可以利用法律途徑,取回受騙的金額。

常見問題 (Q&A)

Q1:如何確認貸款公司是否合法?

A1:可以查詢機構是否有合法的執照及消費者評價。

Q2:貸款廣告中的「保證核貸」可信嗎?

A2:通常這種宣傳需謹慎對待,建議先詳細了解條件。

Q3:如何避免社交平台上的貸款詐騙?

A3:避免去透過陌生賬號借款,應該保持警惕。

Q4:遇到要求提前支付費用的貸款機構應該怎麼辦?

A4:要立即停止與該機構的聯繫,並報告給相關機構。

Q5:為什麼低月付金反而可能是詐騙?

A5:低月付金常常隱藏高利率,實際還款通常負擔都會更重。

Q6:貸款前有哪些防範措施能確保安全?

A6:查清楚貸款公司合法性、閱讀條款細項等。

面對各式各樣的信貸產品與優惠,不論是極高的貸款額度還是看似低廉的利率,大家都應該保持警惕。仔細評估所有相關條件,避免落入陷阱或是支付額外的費用。在申請貸款之前,最好多做功課、比較各家銀行的條件,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如果你想要瞭解更多有關信用貸款的資訊或是尋找專業的信貸建議,歡迎隨時聯絡我們或是閱讀更多相關文章,讓你在貸款路上更有保障。

TW貸款先生貸款專家,上市公司的專業經銷商,針對各式貸款有著 20 年以上經驗及專業服務。
歡迎聯絡我們,我們很高興為您解決疑惑,也很高興為您服務。

歡迎填單 讓您【隔天】撥款!💰